原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 」

宜宾早茶会

找到约26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2022年第十五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高县举行

2月13日,以“一品先天下,早茶最宜宾”为主题的2022年第十五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在高县举行。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强,宜宾市委副书记廖文彬,副市长周文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秘书长蔡军,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叶阳,四川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研究员王云,四川省农业农村厅首席茶叶专家、川茶品牌促进会会长段新友,高县县委书记黄修国,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恒,县人大常委会主任邓志刚,县政协主席周应,县委副书记侯杰出席活动。


活动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开园采摘仪式在高县早白尖?中国红茶第一庄园举行。市委副书记廖文彬宣布2021年第十四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正式开始。姚静波致辞。


在“迎宾客?敬茶圣”活动中,《迎宾古典舞》《早茶司仪颂茶赋》《奉茶于君敬茶圣》等极具仪式感的节目,让嘉宾和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茶园里,几十名采茶姑娘背着竹篓,穿梭于茶园采摘新年的第一拨春芽。在场嘉宾也纷纷入园体验早茶采摘。



第二阶段,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开市暨“中国早茶第一市”授牌活动在高县庆符镇长江源国际茶贸城举行。周文宇主持活动。


刘仲华在活动中致辞、为“中国早茶第一市”授牌并宣布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开市。他说,宜宾早茶拥有“鲜、嫩、香、淳、爽”等优秀品质,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宜宾拥有良好的交通区位优势,高县高铁开通后,也将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好的农产品,必须要有好的交易平台,茶产业发展利用线上线下联动,借助有规模的、高品格的茶叶商贸体,加上科技和文化的联动,使宜宾早茶成为有文化、有科技含量支撑的品牌商品。他表示,将会率领其团队,集聚中国茶文化资源乃至国际茶文化资源,配合宜宾茶产业发展,使宜宾早茶的魅力越来越得以彰显。


胡强在致辞中对宜宾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希望宜宾继续抓牢发展机遇,整合渠道资源,努力做优茶品质、做响茶品牌、做大茶市场、做深茶融合,积极为实现千亿川茶产业贡献宜宾力量。


廖文彬在致辞中说,宜宾茶文化源于远古,延脉至今,茶产业一直以来都是宜宾市的特色优势产业。近年来,宜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川菜、川酒闻名天下,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加快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打造千亿产业”战略部署,坚持以茶兴业、以茶富民、以茶传文,将茶产业纳入现代农业“5+2”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推动茶产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本届开园采摘活动突出宜宾茶叶“早优双绝”的特点,以“绿色、生态、品牌、文化、市场”为引领,围绕进一步大力传播特色茶文化、不断拓展茶市场的总体思路,开展多层次、多视角、多路径的网上系列宣传推广活动。


黄修国在推介高县早优名茶时说,高县生态环境优美,茶叶资源丰富,有三千多年的种茶史,主要生产早春 和优质红茶,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和著名出口红茶“川红”的故乡。近年来,高县坚持把茶产业作为带动群众增收、促进共同富裕的主导产业,主动融入四川茶业发展“两区两带”和宜宾“5+2”产业布局,推动茶产业提质发展。当前,高县将以此次早茶文化节为契机,以茶为媒、以茶会友,交流合作、互利共赢,进一步发展茶产业、弘扬茶文化、壮大茶经济,为推动绿色增长、可持续发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叶阳发布了《宜宾早茶品质特征调查结果正式报告》。报告中,叶阳用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论证,从多个层面再次验证了宜宾早茶“早优双绝”的特点。


蔡军发布了第五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新闻:第五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是今年宜宾市即将举办的又一场高质量、高规格、高水平,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茶界盛会,将进一步促进茶产业发展、茶文化交融、茶贸易合作。


张锡恒代表高县接受“中国早茶第一市”授牌。

据了解,2021年,高县印发了《高县支持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十二条政策》,从种植、加工、销售等各方面给予完备的政策支撑,重点做好茶叶基地建设、加工能力提升、销售平台搭建、经营主体培育和品牌创建工作。全县现有茶园33万亩,产干茶2.88万吨,综合产值突破73亿元,茶农人均茶叶收入1.2万元,实现了生态美、产业兴、农民富。截至目前,高县已获评全国茶叶基地县、全国茶业百强县(第9位)、全国茶旅融合十强示范县、全省茶叶十强县等荣誉。


据悉,下一步,高县将把开市的长江源国际茶贸城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业综合交易市场,并进一步培养壮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推动茶产品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多元化方向发展,2022年实现综合产值75亿元以上。

来源:高县发布,

信息贵在分享,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2021年“宜宾早茶”“川红工夫”万人品鉴活动今日正式启动

以茶会友、以茶传情,5月7日,2021年“宜宾早茶”“川红工夫”万人品鉴活动启动仪式在翠屏区冠英古街举行,旨在推介茶产品、普及茶知识、弘扬茶文化,营造“知茶、爱茶、饮茶”的氛围,倡导形成全民饮茶新风尚。

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副会长于露,中共宜宾市委副书记黄河,宜宾市人大常委会党组成员、副主任张平,宜宾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陶学周,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叶阳,宜宾市人民政府一级调研员李亚,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部长赵先明等领导嘉宾出席启动仪式。

据了解,宜宾自然生态条件优越,水热资源得天独厚,产茶历史达3000多年,近年来,宜宾紧扣省委、省政府“加快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打造千亿产业”战略部署,突出“早”“优”特色,重点实施基地提升、龙头带动、品牌培育三大工程,已成功创建为全国首个省级出口茶叶质量安全示范市,并被农业农村部等8部门认定为宜宾早茶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茶产业呈现快速发展态势。2020年,宜宾茶园面积达131.6万亩、居全省第1位,干茶产量达9.1万吨、居全省第2位,综合产值达245.8亿元、居全省第2位。

活动现场,伴随着优美的茶舞、经典的川剧变脸等节目,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部长、教授赵先明推介了“宜宾早茶”,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叶阳推介了“川红工夫”茶。赵先明表示,宜宾是世界茶树发源地之一,拥有中国早茶之乡、世界著名茶乡、世界早茶之都等美誉,宜宾早茶有着上市早、质量优、天然健康等特点,这些年来,宜宾市各级党委政府、茶企、茶农接续奋斗,给大家献上了一杯干净、放心、健康的宜宾早茶。真诚希望大家静下心来,泡上一杯宜宾早茶,喝出美丽、喝出健康。

宜宾市人民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三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陶学周致辞

宜宾学院农林与食品工程学部部长赵先明推介“宜宾早”

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国家茶叶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叶阳推介“川红工夫”

中共宜宾市委副书记黄河宣布2021年“宜宾早茶”“川红工夫”万人品鉴活动今日正式启动

启动仪式结束后,参加活动的领导及嘉宾还参观了入驻冠英古街“中国茶叶馆”的十家展示茶企以及入驻“川红非遗馆”的一家展示茶企。

据了解,本次活动是第四届国际(宜宾)茶业年会系列重磅活动之一,自2017年以来,国际(宜宾)茶业年会已成功举办三届,不仅成为全球茶界信息共享、文化交融、思维碰撞的重要平台,助推了世界茶产业和茶文化的繁荣发展,还为塑造中国茶的国际形象增添了新元素,受到全球茶人的广泛关注。“中国早茶之乡”早已深入人心。

来源:茗边

如有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直通茶乡②宜宾早茶开采啦!

继广西、贵州在壬寅虎年早茶开园采摘后,2月13日,四川省宜宾市政府在宜宾市第一大产茶县——高县举行2022第十五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本次活动的主题为“一品先天下,早茶最宜宾”。

中国工程院院士、湖南农业大学教授刘仲华,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强,中共宜宾市委副书记廖文彬,宜宾市副市长周文宇,中国茶叶流通协会副会长姚静波,四川省农科院茶叶研究所党委书记王云,中共高县县委书记黄修国,高县县委副书记、县长张锡恒以及四川省茶界专家、新闻记者等出席活动。

高县早白尖•中国红茶第一庄园活动现场。

活动共分两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早茶节开园采摘仪式在高县早白尖•中国红茶第一庄园举行。中共宜宾市委副书记廖文彬宣布2022年第十五届中国·宜宾早茶节开园采摘活动正式开始。在“迎宾客•敬茶圣”活动中,《迎宾古典舞》《早茶司仪颂茶赋》《奉茶于君敬茶圣》等极具仪式感的节目,让嘉宾和现场观众感受到了中国茶文化的源远流长。茶园里,几十名采茶姑娘身背竹篓,穿梭于茶园采摘新年的第一拨春芽。在场嘉宾也纷纷入园体验早茶采摘。

第二阶段,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开市暨早茶品鉴活动在高县长江源国际茶贸城举行。宜宾市副市长周文宇主持活动,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致辞,为“中国早茶第一市”题词并宣布长江源国际茶贸城开市。

长江源国际茶贸城活动现场鸟瞰。

刘仲华在致辞中说,宜宾早茶拥有“鲜、嫩、香、淳、爽”等优良品质,将会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喜爱。宜宾市区位优势明显,高县交通便捷,必将为茶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有利条件。好的农产品,必须要有好的交易平台,茶产业发展利用线上线下联动,借助有规模、高规格的茶贸城,加上科技和文化的联动,使宜宾早茶成为有文化、有科技含量的区域品牌。

四川省农业农村厅二级巡视员胡强在致辞中对宜宾茶产业发展取得的成果给予肯定,希望宜宾继续紧抓发展机遇,整合渠道资源,努力做优茶品质、做响茶品牌、做大茶市场、做深茶融合,积极为实现千亿川茶产业贡献宜宾力量。

宜宾市委副书记廖文彬在致辞中表示,近年来,宜宾认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川菜、川酒闻名天下,农业大省这块金字招牌不能丢”的重要指示精神,紧紧围绕全省“加快精制川茶产业发展、打造千亿产业”战略部署,坚持以茶兴业、以茶富民、以茶传文,将茶产业纳入现代农业“5+2”产业体系重点发展,推动茶产业的质量效益、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提升。

中国农科院茶叶研究所研究员叶阳发布了《宜宾早茶品质特征调查结果正式报告》,用翔实的数据和科学的论证,从多个层面再次验证了宜宾早茶“早优双绝”的特点,中共高县县委书记黄修国致辞。

与会嘉宾在高县茶园体验采茶。

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记者了解到,高县被誉为“丝路茶乡·红色高县”,全县人口数量为52.4万,孕育了革命先驱李硕勋,文坛巨匠阳翰笙,共和国第四任总理、第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李鹏等杰出人物,2021年被中共中央、国务院表彰为“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高县生态环境优美,茶叶资源丰富,有三千多年的种茶史,主要生产早春 和优质红茶,是茶马古道重要驿站和著名出口红茶“川红”的故乡。现有茶园33万亩,种植面积位居全省第二位,已建成8个茶叶万亩亿元示范区,5个茶叶现代农业园区,培育茶企108家。

高县生态茶园。

据悉,下一步,高县将把开市的长江源国际茶贸城打造成西南地区最大的茶业综合交易市场,并进一步培养壮大茶叶生产加工企业,提升茶产品向精深加工、高附加值、多元化方向发展,2025年将实现综合产值100亿元以上。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找到约261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