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 」

普洱十大

找到约1,326条结果 (用时 0.01 秒)

2021年最搞笑排行榜之:“全球十大高端名茶排行榜”,对不起,我忍不住笑了

数日前,在某号的一篇文章里看到了xxx被入选“全球十大高端茶排行榜”,一帮行业头部大佬们齐聚捧场的新闻。

说实话,看到这两张图片时,我虽嗤之以鼻,但心中已油然而生一种悲哀!

在我眼里,这个星球上分两种茶,一种是中国茶,一种是其他茶,中国茶的品质与其他茶(外国茶)的品质简直是天壤之别、云泥之分,而中国人也是这个星球上最懂茶的人类,没有之一。

一个2003年成立在美国纽约的机构:“世界品牌实验室”,通过一帮高校教授整出了一个“全球十大高端名茶排行榜”,煞有不务正业之嫌。

你看表里,不产茶的美国有两个高端茶、不产茶的英国有两个、不产茶的法国有一个、不产茶的新加坡有一个,这几个国家已经贡献了全球六大高端茶。剩下产茶的中国、印度、斯里兰卡和日本却各只有一个,别人怎么想我不知道,我们似乎为这荣誉很高兴还在庆祝,好像阿Q看到朋友圈被赵太爷点赞了,欣喜若狂而满大街告知,太TM扯淡了!

我们是茶的老祖宗,是红茶的鼻祖,却直到09年才起草、13年出版红茶的标准,而且还参照了许多国际标准。而国际标准在上世纪70年代中期就有了,一个以世界茶圈老大自居、玩茶最遛的国度还要让不产茶的国家来评你的茶高不高端?真是啪啪啪打脸!!!

全球十大高端名茶?

什么叫高端?

高端是否是价值的体现!

多少价位叫高端?

撇开茶,套用中国白酒、法国葡萄酒的高端标准来参照,哪里轮得到这名不符实的“全球高端茶”入排行榜?

别急,先喝口800一斤的口粮茶,我们不妨通过伟大的淘宝来搜一搜榜单内的各款“高端茶”。

伊藤久右卫门

还有几款搜不到,国内那款不用介绍,不说惨淡的销售月销量(因为大家都不知道也不会去喝),诸位看这些茶高端吗?高在哪里?

放在中国,就凭这些茶,不用拿天价岩茶,中低端的岩茶可以秒杀它们;不用拿几万一公斤的普洱,中低端的普洱茶都可以碾压它们啊。上面截图我还是都特意找了最贵款,拿高端岩茶、普洱作比较还是抬举它们了。

再说挤入“全球榜”的那款中国 ,天下人都知道你有几斤几两。论品质,西湖龙井不比你香吗?碧螺春不比你香吗?太平猴魁不比你好喝吗?六安瓜片不比你好喝吗?天下人都知道,就你家的品质在中国 的品质排行榜上前二十都进不了,随便一款隔壁贵州茶都可以完胜你。靠xxTV背书、靠明星代言只能提高你的价位,又不能提高你的品质。

这里有人会说了,人家说的是品牌,是品牌你懂不懂!

好吧,因为排行榜明明白白写的是“全球十大高端名茶排行榜”,而非“全球十大高端名茶品牌排行榜”。那就论茶叶品牌吧,不是立顿才是宇宙第一吗?说7万家茶企抵不过一家立顿的那些人哪里去了?来,站出来为大家解释解释,上面排行榜中有哪家比它还大?

你又会嚷嚷,立顿是大宗品牌好不好,好比汽车界的大众品牌,保时捷才算高端品牌。OK,要保时捷才算高端是吧,去看看大益的群峰之上吧(2020年的18.8万/提)、去看看沧海吧(2019年的10500元/片)........虽然我很鄙视大益金融茶,但好歹也算是中国高端品牌,随便拿一饼茶出来也抵得上上面表格中一车袋泡茶了吧。

不是我护短,而是中国茶具有别国茶所没有的魅力;

中国茶的魅力在于茶叶的品种、品类的多样性;

中国茶的魅力在于茶叶的香气、滋味的复杂性;

中国茶的魅力是让你花一辈子都喝不过来的好味道。

除了中国还有哪个国家的茶有此魅力?

请告诉我,

那些袋泡茶很好喝很高端吗?

那些调饮茶很好喝很高端吗?

那些奶茶很好喝很高端吗?

说句上纲上线的话,评选“全球十大高端名茶”的专家团队明显充满着帝国主义者、殖民主义者、以及西方阵营第一的优越感。

我最鄙视茶圈某些所谓的老师、专家、教授动不动就拿一些洋品牌来说事,好像只有说这些才会让自己显得见识很广、半句中文半句英文很高大上。英式红茶的口味能适合多少中国消费者?TWG的经营模式你那里适合吗?大吉岭红茶在我们的制茶师傅眼里算红茶吗?讲点国情民生好不好!讲点风土人情好不好!不要一味去学人家,它们的路未必适合我们!

我们握着最悠久的(茶)历史、捧着最灿烂的(茶)文化、拥有着世界上最优异的资源(1000个县、四大茶区、九大茶类)、掌握着世界上最精湛的(制茶)技术.......

一向以来我们总是把最好的商品出口到国外,唯独茶叶却是个例外,把“渣渣”出口到国外,把好茶留给自己喝。因为中国茶,不是谁都喝不懂、不是谁都喝得起。

我就想不明白,就茶而言,我们明明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和优越感,而有些人却仍旧缺乏那么一点点自信,满身透着媚性。

某些茶人、茶企可不可以有点骨气呢?

你们值得去跟这些茶品比谁更高端吗?

最后,将这张的“全球高端名茶排行榜”随手丢进垃圾桶吧!

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结果公布,紫金县茶企大获全胜!

日前,记者从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根据2020年广东省茶叶产业大会系列活动安排和《关于举办2020年春茶品鉴活动的通知》(粤农农办〔2020〕68号),广东省茶叶产业大会组委会组织开展了2020年广东十大好春茶品鉴活动。经过各地市农业农村部门推荐报名、专家评鉴、大众品鉴等环节,在广州公证处全程监督下,评出 、红茶、乌龙茶、其它茶类等四大茶类。紫金县4款 、3款红茶、1款黄茶共8款茶样获奖,其中 、红茶、黄茶评分紫金茶样均获第一!这是紫金县继2019年7家茶企8个产品荣获广东十大好春茶后,又独揽八个奖项。紫金县尤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宝洞 ( )、紫金县瓦溪镇再湖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牛湖金萱( )、紫金县高坑龙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的萱紫绿(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的青林峰 ( )、紫金县敬梓客家皇茶场的椪风蝉茶(红茶)、广东农联惠农业有限公司的农联惠(红茶)、紫金县金丰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的金丰号客家茶(红茶)、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的青林峰黄茶(黄茶)名列其中。

据了解,紫金县与云南普洱市、台湾阿里山同处北回归线黄金宝地,全年气候温和、光照充足、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达76%,土质碱性适合种茶,空气、水质常年达到国家Ⅰ级、Ⅱ级标准,是孕育高品质茶叶的绝佳胜地。紫金县现有茶叶种植面积达4.5万亩,茶叶基地逾百个,是广东茶叶的主产县之一。截止目前,紫金县通过欧盟认证茶企1家,美国FDA认证茶企2家,无公害认证茶企19家,有机认证茶企28家,SC生产许可认证茶企24家,有省级名牌产品10个。

近年来,紫金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紫金茶产业,把打响“紫金蝉茶”区域公共品牌升级战作为重点工作。紫金蝉茶品质深受广大群众喜爱,因此被称为“广东三大名茶”,又因蝉联“广东十大好春茶”称号,获得业界专家认可。“紫金蝉茶”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在提升的同时,“紫金蝉茶”的市场需求空间正在被迅速打开,发挥着促进紫金茶产业发展,推动紫金县以茶为抓手打赢脱贫攻坚战,提高茶农收入的长效效益。

获奖名单如下:

一、 类

紫金县尤峰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宝洞 )

紫金县瓦溪镇再湖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牛湖金萱)

河源市客家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康禾红)

紫金县高坑龙岭种养农民专业合作社(萱紫绿)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青林峰 )

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沙里)

始兴县车八岭茶业有限公司(车八岭 )

开平市天露山侨香名茶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岗坪)

广东天亿实业有限公司(韩山岩露茶)

东源县仙湖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百信仙湖茶)

二、红茶类

紫金县敬梓客家皇茶场(椪风蝉茶)

广东农联惠农业有限公司(农联惠)

阳西县东水茶叶有限公司(东水山茶)

英德创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创美茶业)

紫金县金丰号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金丰号客家茶)

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沙里)

河源市客家红农业科技开发有限公司(康禾红)

东源县上仙湖茶叶开发有限公司(萱湖)

新兴县龙圣茶叶食品有限公司(龙圣)

广东德高信食品加工有限公司(T三有机茶)

三、乌龙茶类

梅州市顺兴茶叶发展有限公司(顺兴满堂香)

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镇文涛茶厂(文涛)

潮州市潮安区凤凰高峰茶业有限公司(高峰绿宝)

梅州市云歧圣峰生态农林发展有限公司(金梅春)

广东凯达茶业股份有限公司(凯达)

广东九霖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九霖单枞茶)

丰顺县凤畲茶业发展有限公司(凤畲茶业)

深圳市宝安区登凤轩茶业凤凰镇登凤轩茶场(登凤轩)

潮州市瑛楠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松间照叶)

潮州市家乡人茶叶有限公司(宋茶荟)

四、其它茶类

紫金县青林峰茶业有限公司(青林峰黄茶)

开平市大沙里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大沙里黄茶)

好熟茶的十大指标,能懂五条就已经是高手!

昨天,一位只喝熟茶的朋友跟我说:“我现在终于看懂你写的那篇《好熟茶的十大标准》,三年前我看不懂,喝的熟茶越多,回过头再看这篇文章,突然就懂了。”这篇文章是我在2016年10月写的,随后被很多人转载,有的人还把文中的观点当成自己的观点,到处宣扬,至于他们是真懂还是假懂,就不得而知了。借着后月第十二、十三款众筹茶正在众筹之际,重新拿出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吕建锋 2020年11月4日于杭州



好的熟茶不一定是古熟熟茶,但如果古树熟茶不是好的熟茶,个人认为完全没有做的必要。今天狭隘一些,就只谈古树熟茶。
可以说我从第一天开始接触茶基本以熟茶为主,后来众筹集中精力恶补了一下生茶的课,但熟茶还是关注最多的。上一片纸上谈茶说过我们51普洱网的熟茶销量远大于生茶,这也是我长时间关注熟茶的重要原因。

做众筹之后,由于对高端生茶的了解增多,我发现熟茶新的天地。以前简单的香甜厚滑熟茶四大指标我觉得远远不够,梳理了一下我认为的好熟茶的十大指标。一家之言,姑且听之。还是那句话,认为我乱讲甚至放屁的,也是你的意见,总之,都要有自己的判断,要有自己的认知体系,没有对错,只有合适与否,才能把茶做好,人云亦云只更坏的结果。



No.1

闻香识女人我不懂,但闻香识茶是第一位的。茶香有三种,泡茶空气中飘香为下,容器挂杯闻叶底香为中,茶汤含香为上。好茶一般都是三香齐备的。香还有浓淡之分,庸脂俗粉隔屋三间都闻得到,但刺鼻令人不舒服,好茶的香一定是淡淡的,优雅的,若有若无,这种感觉很舒服的香才是最高贵的香。


No.2

甜也一样,加了糖精的甜谁也不喜欢,好茶的甜也是淡淡的,凉凉的,当时觉得有点甜,离开茶之后在路上半天还能回味无穷的甜才是好茶应有的甜。


No.3

滑最容易理解,也容易做到,年份稍长的茶大多有滑度。滑的最高境界我认为就是这个茶都没怎么下咽,就自己下喉入肚,喝的人会觉得很惊讶,我还没咽呢。滑和厚也有一定的关系。



No.4

我喜欢喝热稀饭,口腔感觉和喉韵都很好,饱满有滋味;凉稀饭就感觉味道不够,水水的。这是我能找到关于茶的厚度最形象的比喻。有人说浓度是厚,有人说滋味猛烈是厚,我觉得都有一定道理,但都不够全面。厚是有果胶包裹的浓度或者烈度,有果胶加厚度的茶一般都有滑度,只有浓度或者烈度那是不对的,这种茶我个人认为对身体是有害的。


No.5

醇是指口感的纯及陈放后的岁月之味。口感的纯,没有明显的堆味、水味等,就纯纯的熟茶味,也没有新茶的刺激性,柔醇可口。岁月之味,茶的滋味越来越平和,烈不见了,剩下了醇和,柔弱的力量,是醇的另一种诠释。

No.6

生茶我们经常讲汤的细度,熟茶讲细度的不多见,是因为好的熟茶确实少。好的熟茶同样要汤水细润,入口就非常舒服,越喝越喜欢。



No.7

茶汤的软我和不少同行、茶友交流过,大部分认知软就是细和顺滑的一种感觉,我不大认同。有一个词,叫珠圆玉润,圆润的茶汤是没有毛刺,没有菱角的,茶汤从喉咙过是没有任何不舒服感觉的,身体好像也不用费任何力气适应。口感很舒服,身体更舒服,喝多了也不会有丝毫伤身体的感觉;这种感觉我不知道如何去更多描述,我觉得就是要多喝,多对比,比如我们的众筹第三款晒红茶汤就很软,接下来的第四款众筹熟茶茶汤还是很软,对比喝,一个人静静去体会,就比较容易明白。
软的对立面就是硬,又细又硬的茶是最伤身体的,硬的茶喝进身体,你需要用身体的力量去吸收他,几泡茶下来你会似乎有点累,胃好像也有点身体不舒服,很多老茶友就觉得这是不耐茶,会不敢喝,要不就会胃痛、或者晚上睡不着,其实主要就是茶的硬让身体难受,有这种感觉的可以试试软的茶,多对比试试。细就会让人觉得这个茶很高档忍不住多喝,身体就受不了,这也是我在众筹晒红的时候推出一个口号,不拘泥于口感的纠缠,做健康的茶;事实上也是这样,不少参加晒红众筹的伙伴都有这样的感觉,经常喝我们众筹晒红茶,发现之前的很多认为非常好喝的茶有点难以下咽的感觉,我想茶会说话最好的表现莫过于此。

梁老师经常讲裂解这个词,我开始也是莫名其妙,后来喝过大量的茶对比,突然有一天我就明白了。茶的学问真的很多,我跟随梁老师还有黄老师,学习到很多,甚感幸运,裂解这个词我觉得就是非常关键的一个词,对于普洱茶如此,其他茶亦如此。裂解茶的最主要特点就是汤感细软温润,让身体不受茶之累,感觉茶的美。



No.8

净是指身体的一种感觉,这个茶很纯净,茶就是茶,没有农残,没有工艺、仓储的缺陷。要保证净度高,从工艺就要全程把控,原料要选好,粗制要用心,摊凉(萎凋)离地,适度杀青,揉捻及时到位,无污染晒干,这部分可以参考我的这篇文章: 《纸上谈茶》之一:做茶和做菜 做成毛茶后需要静放一段时间才能去发酵。

发酵需要注意的地方就更多了,改天另文专述。茶做得很好,但如果仓储有问题也不行。鲜叶如果有问题如用了农药化肥是做不到净度的,工艺不讲究,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慢慢变净。


No.9

顺,也是身体的感觉。顺的茶喝进去不会有不适,和软的感觉一样,软主要是指口腔胃部的感觉,顺就是整个身体的感觉。顺的对立面就是不顺,黄老师把不顺叫做滞,顺表示一个循环,循环不已就是顺,身体就会很舒服。不顺的茶可能会腹部涨、头痛,甚至身体软软的,没劲,就是各种不舒服就对了。



No.10

韵,就是茶的一个画面感。听到最多的是喝出了太阳的味道,这就是一种韵,茶有韵,韵味让身体愉悦,身体可能呈现一个画面,个人认为画面感是喝茶舒适的至高境界。有人差的茶也会有不好的画面感。


——原文写于2016年10月3日


















找到约1,280条结果 (用时 0.003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6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