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 整体品牌升级,更名为「 」

茶叶名字带龙的

找到约99条结果 (用时 0.008 秒)

涨姿势 | 最美茶叶名字,你听过几种?


中国作为茶叶之乡,茶文化的历史悠久,中国人与茶叶之间的感情也十分深厚。茶叶,不仅赋予了中国人从古至今的一种健康的饮食习惯,更贯穿着中国人“天人合一”的传统思想。


茶叶,是自然的创造;茶叶的名字,是中国人对自然的回报。许多茶的名字,没喝茶已然沉醉。




峨蕊



峨蕊,产自峨眉山,形似花蕊,又名雾里青。


传说峨眉山峨蕊崮中,住着一位峨蕊仙子,是一株得道万年的茶树。一茶农偶遇仙境茶林惊动仙子,仙境茶林瞬间化为茶苗,茶农遂将茶苗种在峨眉山中,就是后来的峨蕊茶。



黑茶

月光白




月光白,又名月光美人,上片白,下片黑,犹如月光皎皎。


传说此茶在夜里,就着明月的光亮,采摘嫩芽为原料,并且从采收到加工完成,均不能见阳光,仅在月光下慢慢晾干,且采树的均为当地美貌年轻少女,故得名“月光美人”。



乌龙茶

铁观音




铁观音,形沉似铁,美如观音。


传说安溪有位书生叫王士让,生平喜好搜集奇花异草。王士让在南山麓筑书房旁的层石中发现一株茶树,枝叶茂盛,圆叶红心,异于寻常,遂将它移植到花园中精心培育。


这株茶树成茶乌润肥壮,气味超凡,冲泡后,香气馥郁,滋味甘醇。后王士让奉召上京,拜谒礼部侍郎方望溪,馈赠该茶树制成的茶。方望溪品后大加赞赏,遂献给内廷。乾隆饮后甚喜,召见王士让。后乾隆御赐茶名“铁观音”。



乌龙茶

透天香




透天香,又名黄金桂,汤色金黄色,有奇香似桂花。


咸丰年间,安溪罗岩茶农魏珍到福洋探亲,路过北溪天边岭时,看到路边石缝间长着两株开花的茶树。便折下枝条带回家植于盆中,并压条繁殖,精心培育后单独采制,请邻居品尝。众人见此茶未揭杯盖已奇香扑鼻,遂盛赞为“透天香”。



红茶

金骏眉




金骏眉,汤色金黄,茶叶形状似眉毛。


茶名是人工合成,取茶汤的“金”色,取研发者的“骏”,取茶形状似“眉”毛。金骏眉大概是一个穿越的公子哥,盘着发髻拿着折扇,英气逼人。



乌龙茶

不知春



不知春,依据节气“立春”名而来,春过始发芽。


传说有个叫寒秀堂的书生,平生爱茶如命。听人说武夷山山美、水甜、茶香,便去游历。但到武夷山时谷雨已过,春茶采摘已毕,只能游玩山水。在天游峰下忽闻奇香。顺着香味走去,发现岩洞里长着一株大茶树。树叶肥大,满树郁葱。寒秀堂感叹:“春过始发芽,真是不知春哪!”一位采茶姑娘听得此话,遂将此茶定名为“不知春”。


也许正是错过了春收的发芽,它才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香气,既有名丛之大气,又有水仙的厚重浓郁,也成为目前武夷岩茶不可多得的最佳香气之一。



白茶

白牡丹




牡丹艳丽珠香,朵朵饱满,“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时节动京城。”如果有一朵白色的牡丹在茶杯中绽放,又是何等惊艳呢?


白牡丹茶,把花的盛气与茶的素韵融合在一起,被水冲开时犹如牡丹蓓蕾的初放而得名。


茶叶绿身裹白毫,泡出来的滋味芬芳,这口清甜,使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千岛玉叶




千岛本为地名,美誉“千岛之湖”。千余翠岛,群峦叠嶂,隐于秀水之中。湖水晶莹如镜,湖中鱼跃千岛,岛上绿荫成林,空气清新怡人。


玉,象征着水润透亮,玉叶为名,可见此茶叶色莹润翠绿,吸收了千岛好水好土的营养,以福地养好茶。


“千岛玉叶”一名,既显来地,又明去处。源自山清水秀之地,回归茶本味之形。



羊岩勾青



岩上茶园,高山云雾弥漫,乱石林峰,空气也带着丝丝甜意。


勾,是形也是工艺。外形微卷,犹像书法中铿锵笔法“一勾”,下笔有力,行笔张弛,提笔一收,就是茶叶紧实的形状。


勾青,则如国画上色,青翠有别于绿,更素更雅,滋味定是香高气爽。把外形的腰圆成色比喻成绘画书法的骨风淡雅,是中国人对茶和生活艺术的提炼。



松阳银猴




只看名字,很难想象这是一款 。产地松阳,生态环境已是得天独厚,天然品质优越,它却以“猴”定名,实在风格独特。


“银猴”是猴,浑身白毛,身形矫健,其爪细骨却锋利;“银猴”作茶,身披白毫,条索粗壮,卷曲如弓。


冲泡起来,活灵活现一只“小银猴”在杯中跳跃。



敬亭绿雪




《独坐敬亭山》

(唐)李白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敬亭山自古以来就吸引着多少文人墨客前来作诗吟赋,悬崖峭壁穿云雾,闲情逸致作文章。在此名山之上,产出来的茶叶自然不差,只是它为何称作“绿雪”呢?


传说,“绿雪”是位心地善良的采草姑娘,她擅长用嘴采茶,然后再吐回怀里。茶叶贴着人的身体,既有了茶的清香,又有少女的幽香。



当地有个小官看上了她的美貌,便将她拐去纳为小妾,还为她筑了一座香台、一只大鼎。绿雪必须在香台上表演她的技艺,身边的大鼎煮沸,产生烟雾缭绕的效果。


人们闻讯都来品茶欣赏,绿雪姑娘却在人们的叫好声中纵身跃入大鼎之中,与香茗化作一锅碧汤。后来为了纪念她,便将这款茶称为“绿雪”。


名字有浪漫的传说,也有外形的概括。见过敬亭绿雪干茶的人,都会发现它形状挺直饱满,稍露白毫。翠绿色的叶片上飘着“白雪”,可谓茶如其名。



红茶

竹海金茗




竹林成海,郁郁葱葱,丘陵起伏间,茂密连绵,是翠洋一片。竹海是绿色的,却孕育一种出乌润金亮的红茶。


金茗是色泽,茶干乌润披金毫;形状紧细又如竹子,秀丽有劲,稍显锋苗。


竹海产金茗,卧虎藏龙,香气持久如竹声萧萧,彰显着自然界万物各异却又和谐共生的景象。



黑茶

金瓜贡茶




多年陈放的茶芽,呈金黄色泽;

独特造型工艺压制,犹似南瓜;

历史曾为上贡朝廷专制,贡级地位;

金芽、瓜形、贡级,但它仍是茶,仍是普洱茶的滋味。


据说,北京故宫博物院也保存着一沱金瓜贡茶,作为现存陈年普洱茶的极品,被称为“普洱茶太上皇”也绝不为过。



休宁松萝




休宁松萝,产于安徽休宁松萝山,色绿、香高、味浓。


明洪武年间,松萝山让福寺香火极盛,门前摆两只水缸。缸里长满绿萍,水绿如翡翠。一香客看到愿重金购买。约定三日后来取。僧人怕水缸被偷便洗净搬回寺内。香客来取时却说水缸宝气已失,让僧人将倒水的地方种上茶树,后此茶起名为“松萝茶”一代一代往下传。



舒城兰花




舒城兰花,外形似兰草,冲泡后如兰花开放,有特有兰花清香。


传说齐云山脚下有一庄园主叫李占山。李占山想强占使女兰花,兰花逃到蝙蝠洞旁。洞外绝壁石缝中长着一棵茶树,清明时节摘下嫩芽叶借锅炒干售卖为大家所喜。后被李占山霸占此茶,兰花坠崖而死,次年茶树枯死。后李占山被杀头,兰花坠崖的地方再次长出茶树,为纪念兰花而得名。



日铸雪芽




日铸雪芽,产于日铸,芽细而尖,遍生雪白茸毛。


日铸茶始盛于北宋,历代多有文人为之赋诗写文。最早有欧阳修称“两浙之茶,日铸第一”,又有陆游“囊中日铸传天下”之句等等,不可胜数。康熙下江南尝日铸茶,喜之,为贡茶。



桐城小花




桐城小花,条索舒展,形似兰花,色泽翠绿,香气鲜爽持久,有兰花香。


史载明朝大司马鲁山公(孙晋)宦游时得异茶籽,植之龙眠山之椒园。于是,椒园茶与顾渚、蒙顶并称,跻身“贡品”之列,时称椒园茶,又因其冲泡后形似初展花朵,又名“桐城小花”。



洞庭碧螺春




洞庭碧螺春,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


碧螺春茶已有千年历史,民间最早叫洞庭茶,又叫吓煞人香。相传有一尼姑上山游春,顺手摘了几片茶叶,泡茶后奇香扑鼻,脱口而道“香得吓煞人”,由此当地人便将此茶叫“吓煞人香”。到康熙年间,康熙视察时品尝此茶,倍加赞赏,但觉得“吓煞人香”其名不雅,故题名“碧螺春”。



峨眉竹叶青




峨眉竹叶青,茶叶形似竹叶,青秀悦目。


1964年4月,陈毅来到峨眉山,在山腰的万年寺憇息。老和尚泡了一杯新采的 送到陈毅手里,一股馨香扑鼻袭来,陈毅笑盈盈地喝了两口,劳倦顿消,遂取名“竹叶青”。



乌龙茶

凤凰鸭屎香




凤凰鸭屎香,茶香惑人,茶农怕被人偷去,便称是鸭屎香。


大乌叶单丛茶原本从乌岽山引进的,种在“鸭屎土”(黄土壤)茶园里,长着乌蓝色的茶叶,叶长了似刚亩(学名鸭屎脚木)的叶一样。乡里人喝过这种茶之后都说这个茶叶香气好,韵味浓,纷纷问是什么名丛,什么香型。茶农怕被人偷去,便谎称是鸭屎香。大俗即大雅。


造物有灵且美,茶名之美,

代表了取名人的寄望、

茶叶的特征、自然的馈赠,

更有“天人合一”的思想。

品茶时思忖茶名,越发见茶趣。


你听过最美的茶名是什么呢?

龙行龘(dá)龘,茶暖四季!这些“龙”茶,你喝过几种?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独特精神标识,是中华文明和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象征,也是维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在中国,龙文化源远流长,拥有一万年文化史、六千多年文明史。

红山文化(距今约6300多年)玉龙(故宫博物院 藏)

龙的文化印记早已深深地钤入每个中国人的血脉,从国家、社会到个人,再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比如,开门“七事”之一的茶,也有满满的“龙气”。

下面这些茶,都带“龙”字,喝过3种以上,你就是爱茶人中的“人中之龙”!

龙团茶

“本朝之兴,岁修建溪之贡,龙团凤饼,名冠天下。”

龙团凤饼,也叫“龙凤茶”,属蒸青团饼茶,因雕龙刻凤而得名,刻龙纹,叫“龙团”;刻凤纹,叫“凤团”。

宋·熊蕃《宣和北苑贡茶录》中记载的“龙茶”图样

龙凤茶,在宋代占尽了无限风光,宋徽宗赵佶、名臣蔡襄为其著书,梅尧臣、范仲淹、欧阳修、苏轼、黄庭坚等名家也为其深情吟哦。

在《宣和北苑贡茶录》中,带“龙”字的茶就有”大龙、小龙、龙园胜雪、龙凤英华、瑞云祥龙、万寿龙芽”等等,而刻有龙纹的茶,就更多了。

当代复刻的“龙茶”及银模

乌龙茶

乌龙茶,又名青茶,是六大茶类之一,兼具 的清香与红茶的甜醇。

福建、广东、台湾,是中国乌龙茶产地“金三角”。福建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分为闽北乌龙和闽南乌龙,前者以武夷岩茶(大红袍)为代表,后者以安溪铁观音为代表。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乌龙茶的代表之一

关于乌龙茶的创制,民间流传最广的传说就是“乌龙将军”:安溪有位退隐的将军名叫苏良,单名为“龙”,因肤色较黑,人们都叫他“乌龙”(闽南方言称“黑”为“乌”)。

就是他,因打猎耽误了做茶。结果发现,经半发酵的茶青,滋味格外清香醇厚。于是,当地人便把这种茶命名为“乌龙茶”。

福建安溪西坪镇茶圣殿里供奉的苏良将军像

西湖龙井 / 大佛龙井

西湖龙井茶,闻名遐迩,因产于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而得名。

故宫旧藏西湖龙井茶(故宫博物院 藏)

清乾隆游西湖时,曾盛赞龙井茶,并赋诗吟咏,还把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封为“御茶”。

十八棵“御茶”与西湖龙井村

“狮(峰)、龙(井)、云(栖)、虎(跑)、梅(家坞)”为西湖龙井传统的五大核心产区。

此外,产于新昌(属绍兴市)的大佛龙井也不逊色,独具高山茶韵味。

新昌大佛龙井

开化龙顶

开化龙顶,乃中国名茶新秀,产于浙江开化县(属衢州市)。

开化产茶历史逾千年,清末为眉茶主产区。后因战乱,开化传统制茶工艺曾一度濒临失传。

1949年以后,茶叶科技人员多次赴齐溪镇大龙山龙顶潭周围茶园里,进行挖掘整理,并结合传统和现代工艺研制出适合开化茶叶品种的制作工艺,后取名为“开化龙顶”。

开化县十里铺茶园(开化县摄影家协会 渔人 摄)

开化龙顶,具香高持久、味甘爽口、形体竖立 之“三绝”,又以针形成为中国针形 的代表,同扁形 的代表——西湖龙井一起,被业内专家称为中国 的“两朵奇葩”。

开化龙顶是针形 的代表

龙须茶

龙须茶,原产于福建武夷山八角亭,属乌龙茶。因形似”龙须“而得名,制作时,用五彩线捆扎成束状,故又名“束茶”,酷似毛笔头。

武夷岩茶(大红袍)是福建乌龙茶的代表之一

江西修水亦有产制龙须茶,为宁红工夫红茶。

茉莉龙条 / 龙毫 / 龙珠

“在中国的花茶里,可闻春天的气味。”茉莉花茶,是中国人一项浪漫的发明,属再加工茶类。茉莉龙条、龙毫与龙珠是茉莉花茶中最有”龙“气的。

茉莉龙条,主产于福州、宁德(蕉城)、福安、福鼎、政和等地。条索紧结肥壮,色深绿,香鲜灵持久,味醇厚。

茉莉龙条

茉莉龙毫,以一芽二、三叶的明前 为坯,用茉莉花窨制而成。

其外形略卷曲,多毫,芽肥壮、香气浓郁,滋味浓醇较厚,汤色黄绿清澈明亮,叶底肥嫩匀亮显芽。

茶引花香,花增茶味,是花茶窨制的奥秘所在

茉莉龙珠,因外形呈紧结饱满的颗粒状而得名。它肥嫩的单芽制成的烘青 为坯,搓揉成珠,再与茉莉花拌合窨制。

它浑圆如珍珠,且白毫满披,落入白瓷盖碗时,如大珠小珠落玉盘,声音很是清脆。好看、好闻、好喝,还好听呢!

茉莉龙珠

叙府龙芽

叙府龙芽,产于宜宾翠屏区,为四川十大名茶之一。

以高山无公害茶园的单芽制成,其外形挺秀,色泽翠绿,香气浓郁持久,滋味鲜醇爽口。有人这样形容道:“形似游龙,汤如碧玉,甘冽润口,味宛萦香。”

叙府龙芽茶

浐川龙剑

名字听起来就很霸气。它产于湖北孝感市孝南区杨店镇浐川茶场,因其外形扁平光直似利剑而得名。

其色泽翠绿,茸毫显露,清香持久,汤色清绿明亮,滋味鲜醇回甘,叶底嫩绿匀齐成朵。

浐川龙剑,外形扁平光直似利剑

九龙大白茶

味野生山茶。因原产于福建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九龙岗而得名,当地人称“九龙茶”。小乔木型、大叶类、早芽种。1998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松溪县郑墩镇双源村九龙岗九龙大白茶母树基地(杨巍 摄)

其适制性很强,制白茶、红茶和 皆宜,尤其是制白茶,芽壮色白,香鲜味醇。

九龙大白茶母树的枝叶(倪岩波 摄)

九龙袍

由福建省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于1979~1999年从大红袍(副株)自然杂交后代中采用单株育种法育成,福建乌龙茶茶区有栽培。

2000年,福建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为省级品种。

九龙袍是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

九龙袍属于高香型乌龙茶新品种,制作成武夷岩茶,香馥、高强,汤感醇爽甘滑,有清甜的蜜桃香。

龙茶龘龘 龙气满满

2024 甲辰年

中国是茶叶的故乡,名优茶数不胜数。除上述这些带“龙”字的名茶外,还有——

龙舞茶(江西吉安市吉安县, )

九龙茶(江西赣州市安远县, )

六龙茶(广西河池市南丹县, )

双龙银针(浙江金华市, )

苍南翠龙茶(浙江温州市苍南县, )

龙溪 (浙江丽水市庆元县, )

龙池香尖(安徽安庆市怀宁县, )

虎狮龙芽(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 )

龙峰茶(湖北十堰市竹溪县, )

云龙 (云南大理州云龙县, )

东海龙须(山东青岛市崂山区, )

龙眼玉叶(河南信阳市新县, )

龙安碧旋(陕西安康市岚皋县, )

东海龙舌(浙江宁波市鄞州区, )……

可谓茶味“龙龙”,“龙”气满满!

这些茶,有你家乡的吗?

你还知道哪些带“龙”字的茶?

欢迎评论区告诉我们,科普一下哦

“龙”茶龘(dá)龘,群“龙”贺岁

恭祝大家

龙年大吉

福跃龙腾

茶暖四季

茶香绵长

来源:茶道CN

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删除

“乌龙茶”名字的由来



对茶有一定了解的同学都知道,中国茶种类众多,茶行业的专家们根据其制作工艺及发酵程度,将中国茶分为六大类: 、黄茶、白茶、青茶、红茶、黑茶,其中青茶也叫“乌龙茶”。


乌龙茶属半发酵茶,其独有的“做青”工艺使其具有非常独特的韵味。又因其干茶色泽青褐,故而也称青茶。那么为什么叫它“乌龙茶”呢?这个名字从何得来?



其实关于“乌龙茶”的来历,有好多种说法,有神话传说、有以地方命名、有以树种命名、以成茶命名,也有根据乌龙茶创制人名字的谐音命名。最后一种说法认可度最高。关于乌龙茶按创制人名字谐音命名的故事主要有两个,内容非常相似,也提高了这个说法的认可度。


据说乌龙茶最早发源于福建省安溪县。很久以前,安溪的深山里,住着一位猎人,名叫胡良。有一天,他偶然发现一座山上长着一丛小树,枝叶墨绿葱茏,便随手摘下一枝,放在背篓中遮盖猎物,翻山越岭,直到太阳快下山才回到家中。回家后点火烧水,山风吹过,忽闻得一阵清香,接着收拾猎物时,发现清香来自背篓中的那枝树叶。胡良试着摘下几片叶子,用开水冲泡,喝到嘴里,不仅香醇,而且顿觉口舌生津,烦躁尽消,胡良心想这定是仙树。立即起身重返深山摘了一大捆枝叶回家,但用此叶泡水,却变得又苦又涩。胡良想了半天,为什么从同样的树上采来的枝叶,味道不一样呢?细想过后,悟出了一个道理来。原先采的枝叶经过大半天晒萎,产生的清香,因此决定摸索加工制作香茶的方法。经过反复试制,终于找到了采来叶子要经过晾晒、搓擦、炒烘等过程的制作香茶的途径。香茶制作成功后,流传四方,胡良的名字也随之广为传诵。照安溪的方言,"胡良"与"乌龙"语音相近,后来人们就把这里出产的名茶称作"乌龙茶",而名扬海内外。


明末清初。安溪西坪南岩之麓,住着一位退隐的打猎将军,单名叫"龙"。因为从小饮经烈日灸烤,风雨洗炼,长得黝黑健壮,乡亲们都亲切地叫他"乌龙"(闽南言"乌"通"黑")。有一天,乌龙与往常一样,身背猎枪,腰别茶篓,上山打猎,兼采一些野生茶叶,过午时分,乌龙忽见一头山獐从前方溜过,他急提猎枪,击伤山獐。等晚上到家,乌龙急于宰獐至深夜,竟把茶叶搁置,翌日清晨,炒制成茶,其苦涩之味尽除,香醇更胜往常,乌龙大喜,连忙邀来乡亲茯友一起品尝,众人啧啧称厅,且探究其因,仿效采制,广为传开。此后,南岩茶叶声誉远扬,遐迩闻名。于是村民扩种茶树,以茶为生。乡亲们为感念乌龙的贡献,就把所制的茶叶都称为"乌龙茶'。

世代因袭,沿用至今。“乌龙茶”也成了所有经“做青”工艺的半发酵茶类的统称。

乌龙茶香气浓郁芬芳,常带自然花香,滋味醇厚甘爽,深受人们喜爱。它的诞生除了上天安排的美丽巧遇,更少不了古代劳动人民敏于发现、勇于创新的精神品质。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找到约95条结果 (用时 0.006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找到约4条结果 (用时 0.0 秒)
没有匹配的结果
Baidu
map